2019 中国 · 上海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作品大赛在沪圆满落幕

作者:匠客工场 创建时间:3年前

2.jpg

11月30日,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的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作品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隆重举办。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孙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胡恩同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颁奖典礼,并就如何推动非物质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3.jpg

(部分与会领导及嘉宾合影)

 

此次文创大赛由增爱公益基金会、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主办,上海闰泰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承办,虹口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会协办,并获得羽西文化艺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等高校的的大力支持。

 

一、大赛评审现场 


4.jpg

本次非遗作品大赛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将传统非遗元素结合创新设计,让产品融入当代生活,赢得年轻人的喜爱。大赛开创了“非遗+文创+创业+就业”这一符合国情的非遗创新发展模式,旨在探索非遗活态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的路径,引导青年一代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产生高度认同,延续文化精神与血脉。同时,大赛推动了高校的非遗与文化创意教育,为大学生和有志青年创业就业,以及非遗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赛历时三个月,来自各地的大学生及非遗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共收到249件参赛作品。10月20日经过初赛评审,共选出30件作品入围决赛。

5.jpg

(决赛评审现场)

 

在评审现场,经过大赛评审委员会投票和参赛选手PPT现场演示答辩等两环节,然后进行综合打分,最终由评委们评选出4名金奖、13名银奖、13名入围奖。

6.jpg

(大赛评审委员)

【评审委员会】

范圣玺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

韩   生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胡锦星  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胡木清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理事长

林   迅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金江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

 

大赛评审环节部分展示 7.jpg

 (作品《长安带面》参赛者现场演示)

 

8.jpg

(作品《长安带面》)

 

9.jpg

(作品《抓髻娃娃毛毡文创系列》)

 

10.jpg

(作品《唐山“冀东三支花”文创产品设计》)

 


二、大赛嘉宾致辞

 11.jpg

1.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胡锦星 致辞

胡锦星理事长作开场发言,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增爱公益基金会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近年来不断推进中国非遗在当代的新生与发展,探索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方面合作的非遗传承创新模式。围绕该主题,已在去年成功举办非遗高峰论坛,交流探讨非遗传承问题。本次文创作品大赛,进一步扩大了受众群体,让更多非遗爱好者有机会参与进来,集思广益,促进非遗走向大众、走向现代、走向生活、走向产业,从而使其在新的活态流变中,充满活力与时代精神。

12.jpg

(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胡锦星 致辞)

 

2.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党委书记 范圣玺致开幕词

本次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同济大学范圣玺教授认为,通过本次作品大赛,看到了参赛者把非遗融入当代日常生活的思考与实践,真正体现了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13.jpg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党委书记 范圣玺致开幕词)

 

3.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 秘书长 孙立 致辞

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孙立表示,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致力于为我国非遗的传承发展搭建平台,年轻选手对于本次大赛的投入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让文化活起来”的时代诉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无限可能,我们的目的决不仅是举办一次大赛,而是要从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扶持,使他们有机会为中国非遗发展贡献当代智慧。

14.jpg

(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 秘书长 孙立 致辞)

 

4.上海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 胡恩同 致辞

上海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胡恩同发言致辞,首先胡处长代表非遗处对2019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作品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也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举办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弘扬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实践,同时也是推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积极实践,也是像这次大赛的主题,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融入现代生活的积极实践。作为一个非遗的工作者,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15.jpg

(上海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 胡恩同 致辞)

 

三、大赛颁奖环节

 16.jpg

本次大赛在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之下,评选出4个金奖、13个银奖,13个入围奖。与此同时,本次大赛网络投票通道也获得了非遗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网络人气奖。

 

1.金奖颁奖

金奖4名,分别是:

金奖作品一:唐山“冀东三支花”文创产品设计

金奖作品二:崇明土布地图

金奖作品三:画上牡丹亭(视频作品)

金奖作品四:景泰蓝《翊》

 

17.jpg

(金奖获奖者合照)

 

18.jpg

(“冀东三支花”文创)

19.jpg

(崇明土布地图)

20.jpg

(画上牡丹亭)

21.jpg

(景泰蓝《翊》 )

 

2.网络人气奖颁奖

网络人气奖1名,作品为:唐山“冀东三支花”文创产品设计

 

22.jpg

(网络人气奖获奖者合照)

 

23.jpg

(唐山“冀东三支花”文创产品设计)

 

叁 银奖颁奖

金奖13名,分别是:

银奖作品一:麦秆画

银奖作品二:陕西旬邑彩贴剪纸文创

银奖作品三:汴绣《热带阳光》

银奖作品四:长安带面

银奖作品五:什助功趣手工课堂-创业方案

银奖作品六:皮影戏文创创作

银奖作品七:黔世今生——中国苗族神话IP设计

银奖作品八:“苗”——贵州纹样魔方

银奖作品九:剧魂

银奖作品十:抓髻娃娃毛毡文创系列

银奖作品十一:二十四节气

银奖作品十二:南京旋律——榫卯音乐盒

银奖作品十三:星球漆艺首饰

 

24.jpg

(银奖获奖者合照一)

 

25.jpg

(银奖获奖者合照二)

 

26.jpg

(麦秆画)


27.jpg

(陕西旬邑彩贴剪纸文创)


28.jpg

(汴绣《热带阳光》)


29.jpg

(长安带面 )


30.jpg

(什助功趣手工课堂)


31.jpg

(皮影戏文创创作)


32.jpg

(黔世今生)


33.jpg

(贵州纹样魔方 )

 

34.jpg

(剧魂)

 

35.jpg

(抓髻娃娃毛毡文创)


36.jpg

(二十四节气)


37.jpg

(榫卯音乐盒)

 

38.jpg

(星球漆艺首饰)

 

4.入围奖颁奖

入围奖13名,分别是:

入围奖作品一:流年

入围奖作品二:竹编纹样

入围奖作品三:青海果洛格桑花非遗文创

入围奖作品四:土家族民俗荷包设计

入围奖作品五:多彩剪纸,十二生肖

入围奖作品六:杨家埠木版年画瓷板画

入围奖作品七:曲韵器皿

入围奖作品八:时间墨迹

入围奖作品九:“风花雪月”胸针&配饰

入围奖作品十:粉彩供器书签

入围奖作品十一:蜡染纹样设计

入围奖作品十二:桂馥兰香花香香氛系列

入围奖作品十三:護身玉

 

39.jpg

(入围奖获奖者合照一)

 

40.jpg

(入围奖获奖者合照二)

 

41.jpg

(流年)


42.jpg

(竹编纹样)


43.jpg

(青海果洛格桑花文创)


44.jpg

(土家族民俗荷包设计)

 

45.jpg

(多彩剪纸,十二生肖)


46.jpg

(杨家埠木版年画瓷板画)


47.jpg

(曲韵器皿)


48.jpg

(时间墨迹)

 


49.jpg

(“风花雪月”胸针&配饰)


50.jpg

(粉彩供器书签)


51.jpg

(蜡染纹样设计)


52.jpg

(桂馥兰香花香香氛系列) 


53.jpg

(護身玉)

 

 

四、非遗大师作品展

 54.jpg

本次大赛还邀请中国各地优秀的非遗大师及传承人,作为特邀嘉宾举办精品展,让人们通过他们的珍贵作品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魅力。